《四川民间文化大典》是四川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保护、继承四川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一项具体实践,也是一项开创性、系统性的文化工程,意义重大。该书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著,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民间文化大典》大型图书于2020年9月公开发行。全书选收词条3972条,入编珍贵图片950幅。图书分为民间习俗、民间文学、民间演艺、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餐饮、民间建筑、民间科教、民间游艺、民间文化遗存等十编。兼有词典和百科性质的综合典籍,将为全省各级党政部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城乡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并为广大读者和文化工作者提供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比较翔实和准确的实证资料。
该书具有五个特点。
其一,科学性。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释四川民间文化现象,揭示其规律,以求本质。从大的篇(编)章架构,到中小子目设计,皆大体合理,上下呼应,显出较高的层次性、协调性、系统性。在材料的使用上则采取文献、口传资料与田野调查(包括文物考古)三重证据法;内容注重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行文简洁流畅。
其二,时代性。即条目布局、内容安排及文字表达都注重表现四川民间文化的时代内涵,展现四川各族人民的当代风采,反映四川民俗社会的当代面貌;在展示四川民间文化的历史遗产的同时,注重挖掘能为今天所用的当代价值。
其三,是全面性。即属于四川民间文化范畴内的百科全书式大辞典,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古往今来四川民间文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全部事象与具有保护和传承价值的全部遗存。
其四,是创新性。即与已有的以“中国民间文化”为题的学术专著相比,在民间文化内容方面增加了文化遗存(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和文化山水)、文化世家与乡贤文化(包括家风、家教、书院文化)、民间文献(包括档案、收藏、契约文书)、民间科技发明与民间科技史;还在乡村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加强了城市民俗文化的内容。
其五,是独有性。即这样系统性的大规模的地方民间文化编纂工程当为首创。它从抢救、保护、继承和利用四川民族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在全国率先推出地方性的民间文化辞条式大总集,形成四川各族广大民众历史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备忘录,架构起一条沟通乡土四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上一篇:
《四川民间工艺百家制作流程》